前面說到你得推敲老闆心裡的兩本或多本帳簿到底放哪,即便敲出來了,嘴巴也得收緊,別四處張揚。
說到口風,開業之初到各家跟幾個高階主管提案,發現大家最有興趣的不是我能幫他賺多少,是老東家的營運數字,舉凡營業額、毛利、員額編制等等,以及幾個關鍵大案的操作手法,一問可以動輒 2 小時以上。由於老東家在同業動見觀瞻,老闆們有興趣很正常,倒是關心過頭了一直問一直問有點麻煩。
說多,雖取信於對方,但一來有洩密問題,哪天回力鏢打到自己,二來我的誠信自打嘴巴。
不說,要嘛被認為拿翹,要嘛被認為檔次不夠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數字,恐怕接下來要拿案子有點困難。
說不說都兩難。
「9 位數。」我這個數學白痴竟然用了國中學的十分逼近法。
「1 開頭跟 9 開頭差很多哩。」
「比較高的那邊。」
「所以是多少?」
「很抱歉不能說,不過是偏高的那邊。」
「有過半嗎?」
「有的。」
「所以是 6、7、8、9 哪個?」
「很抱歉不能說 。」「老闆,我知道您很想知道。老東家的各種數字,從營業額到 EBITDA 到各 BU、各部門比例分配我都記得,不過如果為了拿案子跟您講了,您覺得我這個人還可以相信嗎?」
數學上,十分逼近法真的是要逼近十分;有些應對上,採取十分逼近法的用意是為了十分遠離。
現場靜默半秒鐘。
「好,你繼續說吧。」
繼續的意思並非從此天下太平,只是暫時不問,後來還是時不時用回推法來敲,比方當講到某事時,他會跳一句「這個佔幾趴?」
「不好意思。」我微笑。
他點點頭,「好,你繼續說吧。」
「我聽到不是 OOXX 嗎?」
「這個……嗯……不大清楚。」
「好,你繼續說吧。」
最後案子還是拿到,只是過程得步步為營。出來做生意固然能賣盡量賣,卻不需要為了取寵把自己給賣了,很高興對方也能理解。
然而,相較於外面老闆,自家老闆更難對應,十分逼近法完全派不上用場,大概得動用圓規和三角板作圖來抓話語的內心、外心、重心、垂心、旁心在哪。下回分解。
※ 《少林足球》這個鏡頭,不用多說相信你懂。
Recent Comments